顯示器技術國際學會“16th International Display Workshops(IDW '09)”,12月9日起在日本宮崎縣的鳳凰喜凱亞渡假村(Phoenix Seagaia Resort)開始了其三天的日程。IDW是每年都在日本舉行的亞洲最大的顯示器國際學會,今年是第16屆。雖有對全球經(jīng)濟低迷影響的擔憂,但除1100左右提前登錄者外,當天的注冊人數(shù)也有增加,會場從第一天開始便一派盛況。論文數(shù)量共計達到561篇,其中特邀論文103篇、宣讀論文198篇、展板展示260篇,內(nèi)容也非常充實。
IDW由以下13個獨具特色的專題討論會(Workshop)構成。
LC Science and Technologies (LCT)
Active Matrix Displays (AMD)
FPD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FMC)
Plasma Displays (PDP)
EL Displays and Phosphors (PH)
Field Emission Display (FED)
Organic LED Displays (OLED)
3D/Hyper-Realistic Displays and Systems (3D)
Applied Vision and Human Factors (VHF)
Projection and Large-Area Displays, and Their Components (LAD)
Electronic Paper (EP)
MEMS for Future Displays and Related Electron Devices (MEMS)
Display Electronic Systems (DES)
另外,今年作為“專題工作會議(Topical Session)”還追加了以下兩場會議:
Flexible Displays(FLX)
Input Technologies (INP)
這15場會議在7個會場同步進行,同時宣讀發(fā)布會場前面的空間用來進行展板發(fā)布,這樣參觀者無需到處走動便可高效地耳聞目睹各類發(fā)布。而且,各個樓層的公共區(qū)域都配置了大量的桌子和椅子,可隨時小憩。另外,此次為了防止展板會議出現(xiàn)“沒有展示”和“發(fā)布者不在場”的情況,只在基本上班時間(Core Time)接待展板發(fā)布者,并規(guī)定發(fā)布者必須站在展板前面,參觀者可以在提問的同時來回觀看展板。筆者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嘗試。
涵蓋各種顯示器技術,會場服務周到
論文的發(fā)布領域如圖1所示。雖然LCT、 FMC和 AMD的論文比較多,但整體來說涉及到了各個領域。聯(lián)合會議(Joint Session)也很多,涵蓋了與顯示器相關的非常廣泛的領域。
此次的會場是日本在規(guī)模上屈指可數(shù)的國際會議場館,也是一處富有自然美景的旅游勝地,只是漫步于場館內(nèi)或是附近的人行道,便可充分領略到度假氛圍。遺憾的是“海洋巨蛋(Ocean Dome)”已經(jīng)停止營業(yè),不過即便如此還是值得來參觀一次。尤其是從會場毗鄰的高154m、高43層的喜來登酒店客房眺望,景色絕佳,視線一覽無余可直達地平線。就算只享受這種景色,其價值也是住宿費的幾倍。疲于都市生活的人們,在這樣的地方沉浸于自然美景中,可謂是接受“生命的洗禮”。
8日晚上到達機場時筆者還一直擔心去會場的交通不方便,沒想到大會方面事先準備了從機場到會場的免費巴士,筆者得以舒適地到達會場。大會的各個方面都十分周到,在此對幕后辛勤工作的各位工作人員表示衷心感謝。
主題演講●討論電子書以及采用3D的高臨場感系統(tǒng)
第一天(9日)上午有兩場主題演講和兩場特邀演講。在此筆者結合自身的感想作報道。
首先,慶應義塾大學研究生院媒體設計研究系教授古川享以“Paradigm Shift in Books and Newspaper by Electronic Media”為題發(fā)表演講。
古川擁有獨特的經(jīng)歷,他曾經(jīng)擔任美國微軟全額出資的日本法人“日本微軟”的社長、會長,美國總部遠東開發(fā)總部長以及負責消費戰(zhàn)略的副總裁等職務,之后于2004年2月兼任日本法人的首席技術官。2005年6月底辭去所有職務并退出該公司,2006年4月就任慶應義塾大學數(shù)字媒體內(nèi)容綜合研究機構(DMC)的教授。就市場已進入正式擴大時期的電子書等電子媒體今后的發(fā)展情況,古川從使用者的需求重于元件性能這一觀點出發(fā),準確地捕捉了業(yè)界動向。
例如,古川興致勃勃地說明了為發(fā)展平板設備(Tablet Device)、體驗式顯示器(鏡子和櫥窗上的虛擬體驗)以及臉部動畫(Facial Animation,面部的形狀識別)等用戶界面技術,需要對顯示器提出何種要求。
接下來,日本信息通信研究機構(NICT: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的副教授安藤廣志發(fā)布了題為“Towards 3D Display and Multisensory Interfaces Based on Human Perceptual and Cognitive Mechanisms”的論文。
安藤在“Ultra-Realistic Communications”項目中,作為解決晃動造成的視差問題和觀測點依賴問題以自然地顯示3D的方式,介紹了“Super Multiview/Integral Imaging”方式和全息方式的研究。還介紹了實際采用投影儀陣列的無眼鏡式大型顯示器,以及從任何角度看都是立體的三維顯示器(Cubic Display)。另外,還介紹了通過采用立體形象、聲音、觸感和香味來增加臨場感的系統(tǒng)開發(fā)實例,并從學術觀點介紹了人類如何識別物體。
特邀演講●展望電子紙和汽車用顯示器的未來
在邀請演講中,首先韓國三星尖端技術研究所(Samsung Advanced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AIT)的Jong Min Kim(Samsung Fellow,韓國三星電子)發(fā)布了題為“Trends and Futures of e-Paper Technologies”的論文。
Kim認為,“電子紙市場的迅速擴大備受期待,在這種情況下,顯示器作為新一代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用平臺,不僅需要作為電子書使用的超低功耗和高度可視性,還需要全彩視頻顯示性能”。不過,目前的電子紙無法滿足這一性能,因此需要開發(fā)新的元件。
作為要素技術,提到了耐彎曲和耐擴展負荷的透明導電膜的開發(fā)、涂布工藝TFT的開發(fā)以及作為新反射型液晶模式候補的PDLC和ECD(Electrochromic Display),還介紹了采用碳納米管的納米打印(Nano Printable)無機EL。后半部分的想法很有趣,但對于無法顯示黑色的PDLC以及色彩表現(xiàn)范圍極小的ECD,其實用化之路仍然遙遠而艱難。這令筆者得知了三星對柔性顯示器寄予著厚望。
之后,電裝的栗川莊治以“Intelligent Display Systems for Future Automobiles”為題發(fā)布了論文。
栗川通過視頻淺顯易懂地介紹了近期基于實際開發(fā)展示車(Demo Car)的駕駛席顯示信息。為了在2015年之前提高安全性和駕駛環(huán)境的舒適性、支援節(jié)能駕駛,將積極進行支援駕駛員的綜合駕駛環(huán)境實現(xiàn)實用化。此外,還介紹了用于事先防止發(fā)生事故的系統(tǒng)開發(fā),例如識別駕駛員的瞌睡駕駛、掌握健康狀態(tài)以及未進入駕駛員視野的行人信息等。(日經(jīng)BP社)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yè)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