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消息,據(jù)國外媒體報道,中國數(shù)十億美元的電視市場,讓亞洲平板顯示器制造商爭相在中國建立領先的液晶面板工廠,這可能將導致下一輪的面板過剩。
韓國和臺灣曾在成立更大工廠的競爭中受挫嚴重。
這一次,市場把賭注壓在中國巨大的增長上,對行業(yè)產能過剩的風險不屑一顧。
2009年11月,市場研究機構DisplaySearch預計,2011年中國將超越北美成為全球最大的液晶電視市場,占據(jù)全球21.3%的市場份額。
但一些分析師提醒需長期保持謹慎。
KB Investment & Securities分析師Harrison Cho稱,目前需求比預期強勁,每個人都認為前景光明,但強勁不會持續(xù)太久,韓國和臺灣的激烈競爭將促使產能過剩在某個時刻來臨。
據(jù)湯森路透I/B/E/S調查,分析師們幾乎一致將LG、友達光電和三星的股票列入買入評級。
分析師們估計,從2011年底開始,在中國的項目投資計劃將促使全球液晶產能增加15%-20%。
此舉至關重要,不僅因為中國廉價的成本和巨大的潛力,去年以來中國對于農村購買電子產品的補貼政策促使市場增長迅速。
DisplaySearch表示,中國的液晶電視出貨量將從2009年的2500萬臺升至2013年的4300萬臺。
在當?shù)亟◤S也有助于面板廠商加強與中國電視品牌的關系,并利用低稅收政策。
NH Investment & Securities 分析師Jason Kang 稱,中國日益增長的進口稅和本地生產產品的收益讓液晶顯示器公司別無選擇,中國將成為液晶顯示器制造中心。
隨著韓國政府放松了技術出口限制后,三星和LG顯示器在中國投資計劃被大開綠燈。
大多數(shù)液晶顯示器公司為了保護他們的先進技術,至今只在中國完成產品的最終組裝,但現(xiàn)在增長的前景超過了保護知識產權的謹慎。
日本的夏普也在致力于與本地的廠商合作生產液晶面板。
有媒體報道稱,臺灣可能在今年年初取消不能再中國大陸生產大型面板的禁令。
NH的 Kang稱,基于臺灣和中國大陸的緊密關系,臺灣廠商將可能替代韓國廠商在大陸的產品生產地位。臺灣和韓國在中國大陸的生產基地之爭越來越激烈。
目的地中國
在周期性很強的液晶產業(yè),廠商已經(jīng)學會在了在衰退期控制產量而不是糾纏于價格戰(zhàn)。事實上,供應鏈的控制已幫助他們擺脫2009年底以來的嚴重衰退。
但在中國,企業(yè)們可能很少克制
聯(lián)發(fā)科CFO喻銘鐸稱,中國大陸是重要的市場和人才來源,他們不可能不去。
行業(yè)數(shù)據(jù)顯示,三星和LG出出售給中國電視廠商的產品銷量占到其總銷量的15%-20%。臺灣的廠商則更依賴于中國大陸。
多年來中國大陸一直希望發(fā)展自己的液晶顯示器產業(yè),但由于缺乏專業(yè)技術和規(guī)模不足,大陸廠商如京東方等至今還采用比較老的技術,不適用于現(xiàn)今流行大尺寸面板電視。
DisplaySearch大中華區(qū)負責人謝勤益稱,兩年內中國液晶顯示器的產能和出貨量將迅速增長。零部件和材料產品將開始轉移至中國,并將建立更加完整的供應鏈。(編譯/芒果)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yè)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