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2013年in-cell觸控技術最大應用項目為手機、出貨量估達1.55億臺/片、年增率達117%,預估2014年in-cell觸控面板在手機應用出貨量將增至1.73億臺/片,年增率估達12%.連同其它應用來看,2014年全球in-cell觸控面板出貨量估達1.86億臺/片,年成長率估約10%.
在iPhone5之前,其實已經(jīng)有夏普(Sharp)把光學原理的內(nèi)嵌式觸控面板應用于筆記型電腦的觸控板。不僅如此,索尼(Sony)的XperiaP手機與宏達電的EvoDesign也是採用內(nèi)嵌式觸控面板。此外,三星(Samsung)的 Super主動式矩陣有機發(fā)光二極體(AMOLED)也是內(nèi)嵌式觸控面板的一種,只是感應線路的位置與前者採用的解決方桉不同。正因為有這些成功的應用,面板廠對觸控面板產(chǎn)業(yè)景氣充滿信心,甚至認能取代目前的觸控模組廠商。
In-cell觸控解決方案目前主要應用于手機領域,并因Apple發(fā)表的iPhone5產(chǎn)品而取得迅速發(fā)展。Apple在新近發(fā)表的iPhone5C及iPhone5S機種上采用了與iPhone5相同規(guī)格之in-cell觸控面板,亦將帶動in-cell觸控面板出貨量的進一步成長。
除此之外,Apple亦將此款in-cell觸控面板應用于其可攜式媒體播放機iPodtouch產(chǎn)品之上。然而,由于Apple目前依舊是in-cell觸控面板大量應用的主要品牌,且目前負責面板生產(chǎn)之三家面板廠(Sharp、JDI和LGD)皆為受Apple委托生產(chǎn)具有其專利的in-cell觸控面板,使得in-cell觸控解決方案嚴重依賴于Apple的品牌效應。
目前手機領域中尚存在另外一種已實際出貨之in-cell觸控解決方案,即JDI(前Sony)的PixelEyes技術。但其觸控驅(qū)動線路及傳感線路分別制作于IPS液晶面板的Array基板與彩色濾光片玻璃基板之上,依據(jù)DisplaySearch之in-cell定義僅能算作一種混合式結構,且因其2012年出貨亦僅約為百萬片,主要客戶為Sony及HTC,影響力尚不足以比肩Apple.
事實上,上述兩種in-cell觸控解決方案在更加普及之前,必須解決三個主要的問題:1.面板廠商將Vcom層制作成特定觸控感應線路時的良率挑戰(zhàn);2.液晶驅(qū)動與觸控偵測的分時處理機制及來自面板內(nèi)部的雜訊干擾;3.因產(chǎn)品客制化及單一供應商所帶來的商務運作考慮。
除此之外,in-cell觸控解決方案在觸控一體機市場亦有所著墨。CPT藉由與其技術合作伙伴iDTI和合作,已于2012年四季成功量產(chǎn)基于內(nèi)嵌式光學感應原理的21.5吋FHDin-cell觸控面板。雖然該觸控面板尚未通過微軟Windows8的相關認證,但一些基于Android系統(tǒng)的一體機機型陸續(xù)問世,則為其帶來發(fā)展的機會。
事實上,微軟(Microsoft)的PixelSense(早期的Surface產(chǎn)品)亦采用了三星制作的、采用內(nèi)嵌式光學感應原理的40吋in-cell觸控面板。因此,即便光學式in-cell觸控解決方案的光學穿透性較差,在大尺寸應用領域依舊具備發(fā)展前景。
高分辨率、高解析度對于智能手機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2014年in-cell觸控面板也將迎來新的機遇。雖然一些企業(yè)也開始嘗試進入in-cell觸控,但是在2014年該技術將由夏普(Sharp)、JapanDisplay及韓廠樂金顯示器(LGDisplay)主導。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yè)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