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電子紙,是指像紙一樣薄、可擦寫的顯示器,是專門用于閱讀的電子科技產品。
由于對比度較高、文字清晰、支持屏幕手寫、耗電量是液晶顯示器的1/10至1/100左右,并且能夠輕輕彎曲,也可作為電子紙手寫平板計算機。
電子紙使用高分子材料是強調其可撓性(flexible)的特色,因此可以像一般紙一樣的撓曲。
人們所習慣的紙張界面,與現有的電子顯示技術比較,主要有下列幾點特性:
高反射率(~65%)
好的對比值
使用環(huán)境光源
幾乎無視角限制
輕薄攜帶方便且可卷曲
不需消耗電源
電子紙是一種包含許多「微小球體」(膠囊)的導電高分子材料,其外表與特征與一般的紙一樣,具有柔軟度又可重復顯示資料。
在電子紙技術之中,微小球體的大小代表顯示器畫素(Pixel)大小,其中微小球體的特色是會受到外在電壓的驅動而改變其狀態(tài)。電子紙導電的特色為可受到外界驅動電壓的改變,因此其材料需要是電的導體。
電子紙的優(yōu)缺點
電子紙的發(fā)展歷程
電子紙和電子油墨的研究開發(fā),至今已走過了20多個年頭。
1、在20世紀70年代,日本松下公司首先發(fā)表了電泳顯示技術,施樂公司當時也已開始研究,然而最初研究出的普通電泳由于存在顯示壽命短、不穩(wěn)定、彩色化困難等諸多缺點,實驗曾一度中斷。
2、20世紀末,美國E-Ink公司(它是由朗訊公司,摩托羅拉公司以及數家風險投資公司為了開發(fā)電子紙于1997年成立的企業(yè))利用電泳技術發(fā)明了電子油墨,極大地促進了該技術的發(fā)展。目前,施樂、柯達、3M、東芝、摩托羅拉、佳能、愛普生、理光、IBM等國際著名公司都在涉足電子紙。
3、1975年,施樂的PARC研究員Nick Sheridon率先提出電子紙和電子油墨的概念。
4、1996年4月,MIT的貝爾實驗室成功制造出電子紙的原型。
5、1997年4月,E-Ink成立,并全力研究把電子紙商品化。1999年5月,E-Ink推出名為Immedia的用于戶外廣告的電子紙。
6、1999年左右,IBM在美國最大的報紙展覽會中展出了一個「電子報紙」模型。技術上,它就是一個「電子矩陣」,與液晶的顯示原理差別不大。在IBM的這個模型中,閱讀夾板中間被嵌入了一個電子顯示層,憑借預先輸入的內容,用戶可以通過這個電子顯示層閱讀各種文字和圖片信息。在節(jié)約印刷成本、可循環(huán)使用、縮短新聞發(fā)布時間方面,電子報紙具有革命性的改進。
雖然「電子報紙」具有諸多好處,但遺憾的是,由于受到當時網絡條件的限制,IBM的這個「電子報紙」模型最終并沒有真正進入商業(yè)操作。但是,這個設計思想被保留了下來。在這以后,以IBM、Eink、Philips、SiPix、Fujitsu、Siemens和Ntera為代表的公司都在專注于這個領域,希望待時機成熟,自己的產品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得最多客戶的認可,而搶得市場先機。
7、2000年11月,美國E-Ink和朗訊科技公司(Lucent Technologies)正式宣布已開發(fā)成功第一張可卷曲的電子紙和電子油墨。
8、2001年5月,E-Ink與ToppanPrinting合作,宣布利用Toppan的濾鏡技術,生產彩色電子紙。
9、2001年6月,E-Ink再宣布推出「Ink-h-Motion」技術,電子紙上可顯示活動影像。同時,美國的大型百貨公司Macy宣布,店內的廣告牌采用SmartPaper。
10、2002年3月召開的東京的國際書展上,出現了第一張彩色電子紙。
11、Panasonic在2003年就推出電子書。
12、2004年,由E-ink和Philips提供技術支援、由Sony生產實際商用的電子書問世。Sony的這本電子書被命名為LIBRIe,售價4萬日元。其長190毫米、寬126毫米,最薄的地方只有9.5毫米厚,重量為190克,防反射顯示熒幕達到4級灰度和800×600的分辨率標準,有10MB的存儲空間(大約能顯示最多1萬頁),2節(jié)AAA電池供電,同時支持Sony的記憶棒。
13、LIBRIe使科學家意識到,電子紙產品的應用環(huán)境已經趨于成熟。于是在這之后,Sharp、Toshiba、Panasonic、Hitachi和Fujitsu等日本電子公司紛紛效仿。短短的一年里,電子書產品突然遍地開花。
14、富士通推出的「全球首張」、具有圖像記憶功能、可彎曲彩色電子紙是個典型的代表。這張紙的厚度只有0.8毫米,可以用于巨幅海報、火車站或建筑物上廣告信息的發(fā)布以及小型數碼。
15、接著,Hitachi又緊接著發(fā)布了世界上最大的電子紙,其尺寸為27×20厘米,與15英寸CRT顯示器的可視面積比較相當。
17、2007年4月17日,Intel于北京IDF大會上,結合電子紙展出全新概念的行動計算機「Metro」,它擁有一個皮革外套,表面擁有一個7吋的E-Ink電子紙,系統(tǒng)可直接更新電子紙的存儲器,就算是系統(tǒng)電源已關,電子紙張內容仍保持顯示。
便攜式電子產品已經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配備
其中電子閱讀器也不斷努力提升顯示質量,使其在各種條件上比擬真正的紙張。而與傳統(tǒng)紙張相比,電子閱讀器最大特點就是可以輕松攜帶和瀏覽大量內容,且可隨意存取反覆使用。
電子紙顯示器為反射式,無論在明亮的日光下還是昏暗的環(huán)境中皆能輕松閱讀;現在已經不是高技術的黑白印刷外觀與每英吋170畫素分辨率,較大多數便攜式設備更高,與真正的報紙十分類似。
電子紙顯示器亦具有畫面記憶特性,一旦畫面顯示后即不再耗電,省電的特性尤其對便攜式閱讀器具備應用優(yōu)勢。
電子紙的種類
微膠囊電泳型(美國E-Ink公司)
微形杯電泳型(美國SiPix Imaging公司)
電子粉流體型
光寫入方式的彩色可再寫入型電子紙
液晶型電子紙
OLED型電子紙
對電子紙的特性要求
在具有電子紙?zhí)匦缘娘@示技術研究上,以各種具有雙穩(wěn)態(tài)(Bistable)特性的反射式顯示(Reflective Displays)技術為主。
雙穩(wěn)態(tài)(bistable)
傳統(tǒng)顯示器CRT或是現在主流顯示器LCD,不論背光源的使用與否,都需要電源來更新畫面以及畫面的穩(wěn)定保持,因此所消耗的電源依然過大。
而新型的電子紙技術將使用一種有的影像穩(wěn)定“記憶效應”的雙穩(wěn)態(tài)(bistable)技術。
當一個影像被寫入電子紙顯示器時,不必輸入額外的電源,此影像會一直被保留,只有在影像做切換時才需輸入額外電源,因此電源可以節(jié)省很多。
反射式顯示技術
電子紙顯示器減少功率損耗的另一個原因是它們是完全的反射式,不需要背光源。
藉由反射能力佳的白色染料粒子來顯示亮態(tài),吸收能力佳的黑色染料粒子來顯示暗態(tài)。
實現電子紙的兩條技術途徑比較
#p#分頁標題#e#
紙型電子紙
微膠囊電泳型(美國E-Ink公司)
1970 年就有人提出,如美國專利US3,668,106所闡述,但實際上存在粒子沉降、側向擴散凝集及反應時間等問題,應用上并不被看好。
1995年,J. Jacobson將含有藍色染液與白色二氧化鈦粒子組成懸浮液,包裹在透明高分子構成的「高分子微膠囊」(PolymerMicrocapsule)中顯示時,當帶正電荷的白色粒子停留在微膠囊的觀視面時,呈現的就是白色的頁面;而當微膠囊下方的電極帶負電荷時,
就會將這些粒子拉到另一側,在該點便產生一個油墨似的黑影,直到正電壓脈沖再將這些白色粒子送回去。由于懸浮在水中,這些膠囊被印在紙上或荷電材料上時,看起來就像墨。因此稱「電泳墨」或是電子墨。
E-Ink電子紙的工作原理
1996年,劍橋與MIT所衍生的公司E-Ink Corp.,做改進成為含有微米(μm)尺寸的微膠囊,而這些微膠囊內有帶電荷的染料粒子。
分別為帶正電的白色染料粒子和帶負電的黑色染料粒子。電子墨由數百萬個尺寸極小的微膠囊構成,直徑與頭發(fā)絲相當。它們懸浮在清潔的液體中,其制造過程使用了商業(yè)上微囊封包的標準技術。
電子墨薄膜的頂部是一層透明材料,作為電極端使用;底部是電子油墨的另一個電極,微膠囊夾在這兩個電極間。
微膠囊受負電場作用時,白色顆粒帶正電荷而移動到微膠囊頂部,顯示為白色;黑色顆粒由于帶負電荷而在電場力作用下到達微膠囊底部,使用者不能看到黑色。
如果電場的作用方向相反,則顯示效果也相反。
只要改變電場作用方向就能在顯示黑色和白色間切換,白色部位對應于紙張的未著墨部分,而黑色則對應著紙張上的印刷圖文部分。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yè)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